Linuxcat周刊(第26期) MIT科技评论:中美AI军备竞赛没有赢家

封面图

星舰爆炸解体
SpaceX在16日第7次试飞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发射塔机械臂再次成功捕获回收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但原计划环绕地球并溅落印度洋的第二级飞船一度失联,随后SpaceX确认发生爆炸并解体。
via

正文

1 MIT科技评论:中美AI军备竞赛没有赢家

在这场僵局的早期,美国决策者推动了以“赢得”竞赛为中心的议程,主要是从经济角度出发。近几个月来,OpenAI 和 Anthropic 等领先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参与推动“击败中国”的论调,这似乎是试图与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保持一致。人们相信美国能在这场竞赛中获胜,主要是因为美国在先进的 GPU 计算资源方面比中国更具优势,而且人工智能的缩放定律也非常有效。
但现在看来,获得大量先进计算资源已不再是许多人认为的决定性或可持续优势。事实上,美国和中国领先模型之间的能力差距已基本消失,中国模型现在可能在一个重要方面具有优势:它们能够仅使用西方领先实验室可用的一小部分计算资源,就能实现几乎相同的结果。
人工智能竞争越来越被置于狭隘的国家安全框架内,成为一场零和博弈,并受到这样一种假设的影响:未来中美之间以台湾为中心的战争不可避免。美国采取 “瓶颈”策略,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等关键技术,而中国则加快了自给自足和自主创新的努力,这导致美国的努力适得其反。
当我们更深入地考虑这一动态时,就会发现未来真正的生存威胁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不良行为者和流氓团体对先进人工智能的武器化,这些团体试图造成广泛危害、获取财富或破坏社会稳定。与核武器一样,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必须谨慎使用人工智能能力来损害美国利益,但不良行为者(包括极端组织)更有可能毫不犹豫地滥用人工智能能力。鉴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对称性质,它与网络武器非常相似,因此很难完全阻止和防御一个已经掌握了人工智能的使用方法并打算将其用于邪恶目的的坚定敌人。
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加速科学发现、开发新药、延长我们的健康寿命、减少我们的工作义务并确保所有人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更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如果我们划分计算/数据资源和研究人才库,这将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目标。根据行业研究,全球近一半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47%)都出生或在中国接受教育。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中国研究人员的努力,我们如何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将人工智能的发展定性为零和竞赛会破坏集体进步和安全的机会。美国和中国及其盟友不应屈服于对抗的言论,而应转向合作和共同治理。

消息来源: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节选) | 风向旗参考快讯

2 Meta 追赶 OpenAI 内幕:不惜使用盗版数据

Meta 内部邮件显示,为追赶 OpenAI 的 GPT4 模型,曾考虑使用盗版书库 LibGen 训练 AI,并采取措施隐藏来源,以规避法律风险。Meta 认为此举对于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至关重要,并认为竞争对手也在使用类似数据。
内部文件还揭示,Meta 曾讨论删除训练数据中的版权标识和作者信息,以避免法律纠纷,同时,还考虑了使用盗版数据可能带来的监管风险和负面媒体报道。Meta 面临的版权诉讼也因此加剧。

消息来源: The Verge | 科技圈🎗在花频道

3 甲骨文拒绝放弃“JavaScript”商标

甲骨文因拒绝放弃“JavaScript”商标所有权而面临Deno Land的法律挑战。该商标是甲骨文2009年收购Sun Microsystems时继承而来,但Deno Land认为“JavaScript”已成为通用术语,且甲骨文未积极使用或控制该名称。JavaScript创始人Brendan Eich及开发者社区广泛支持Deno Land的行动,认为此举将影响JavaScript品牌的未来及其在科技行业的开放使用。
Deno Land于2024年11月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请愿书,要求取消甲骨文的商标。甲骨文需在2025年2月3日前作出回应,否则案件可能进入默认判决阶段。若甲骨文坚持不放弃,争议将进入法庭审理。开发者社区已发起公开信,获得超10,000个签名,呼吁甲骨文放弃商标控制权,以确保JavaScript名称的开放使用。

消息来源: Deno | 科技圈🎗在花频道

4 Let’s Encrypt 即将支持有效期为6天的证书和IP地址证书。

消息来源: Let’s Encrypt

5 Rsync曝重大漏洞,黑客可远程执行代码。请升级到最新版

开源同步工具Rsync被曝存在六项漏洞,其中最严重的是CVE-2024-12084。该漏洞允许黑客通过越界写入缓冲区,远程执行代码,影响版本为3.2.7及以上。
此外,CVE-2024-12085漏洞可能导致程序比对校验和与未初始化内存,从而泄露堆栈数据。据调查,全球超过66万台服务器面临潜在威胁,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和美国。

消息来源: IT之家 (https://www.ithome.com/0/825/945.htm)
目前,Rsync已发布3.4.0版本,修复了相关漏洞。建议用户尽快升级到最新版本以确保安全。
消息来源: 科技圈🎗在花频道

6 为什么ChatGPT有时会“用中文思考”?

OpenAI近日推出的o1的模型,旨在通过“更多时间思考”提供更优质的回答。然而,用户发现o1在推理过程中会随机出现中文和其他语言的字符,即使对话完全用英文。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o1使用了大量中文数据进行训练,或某些语言(如中文)在处理特定问题时更高效。此外,大型语言模型在抽象概念空间中运作,可能会选择最有效的语言来解决问题。
AI研究科学家Luca Soldaini指出,由于AI系统的“黑箱”特性,很难准确解释这一现象,并强调透明度的重要性。尽管名为“OpenAI”,但其算法的不透明性与其宣称的开放使命形成反差。

消息来源: GIZMODO | 科技圈🎗在花频道

7 OpenAI 推出 AI 代理 能像人类一样浏览网页

美国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周四突然举行直播活动,发布市场期待已久的首款 AI 代理工具 Operator (意为操作员),能够代理用户执行基于网页的操作。言简意赅的解释,就是 Operator 能够像人类一样使用网页浏览器。山姆·奥尔特曼介绍称,从周四开始,美国的ChatGPT Pro 用户 (200美元/月) 将能使用“研究预览版”的 Operator。未来将拓展到更多区域的 Pro 用户,几个月后 ChatGPT Plus 用户也能用上。同时在未来几周、几个月里,还会发布更多的 AI 代理。Operator 由一个名为 CUA (计算机使用代理) 的新模型驱动,结合了 GPT-4o 的视觉能力,以及通过强化学习实现的高级推理。能够“看见”网页(截图),并使用鼠标和键盘允许的所有操作与网页互动。

消息来源: 财联社 | OpenAI 博客 | 风向旗参考快讯


Linuxcat周刊(第26期) MIT科技评论:中美AI军备竞赛没有赢家
https://mmeiblog.cn/weekly/2025-2/index.html
作者
mei
发布于
2025年1月24日
许可协议